你好,欢迎来到北京海淀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肿瘤 > 详情

软组织肉瘤

发布时间:2022-04-22

第四节 软组织肉瘤 软组织肿瘤是指凉发于间叶组织,如纤维组织、横纹肌、脂肪、滑膜、间皮、血管等的 瘤,分为良性、恶性及二者之间的中间性。软组织肿瘤种类繁多,命名复杂,其中软组织 瘤可命名者大约30余种,常见的几种发病率较高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分为纤维肉瘤、滑膜 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和间皮瘤。软组织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出 见于全身任何部位,但以肢体多见,其中下肢约占40%,躯干和腹膜后约占30%,上肢和 头颅各15%,另有极少数发生于内脏器官。软组织肉瘤较少见,发病率2/10万左右,仅占 成人恶性肿瘤的1%左右,发病高峰为20~5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3:2,在儿童期,软组 织肉瘤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脑肿瘤和淋巴瘤,居第4位。本病可能与外伤、家族遗传、化 学刺激、病毒、放射线等因素有关。在较常见的几种软组织肉瘤中大多数纤维肉瘤属低度恶 性,分化良好者很少发生血行转移,分化差、恶性度高的软组织肉瘤生长迅速,预后差。本 病常常呈浸润性或侵袭性生长,往往不易彻底切除,复发率较高。远处转移是软组织肉瘤的 另一个特点,以血行转移为主,转移部位是肺、骨、脑和肝脏等,肺是肢体肉瘤最常见转移 部位,也可通过淋巴系统转移。组织分化差者5年生存率约为32%,分化良好型和黏液型 复发和转移率低者,5年生存率可达75%~80%,对于某些恶性程度高或复发转移的患者, 给予中药等综合治疗,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文献概述】 软组织肉瘤属中医的“筋瘤”、“血瘤”、“肉瘤”、“气瘤”、“脂瘤”范畴。《内经》中 提到:“筋瘤由于筋屈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汉代《景候传》曰:“左足有肉瘤,状 以龟。”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谓:“肉瘤勿疗,疗则杀人,慎之慎之。”已初步认识到肉瘤 为软组织的恶性肿瘤,根据当时的医疗条件,应谨慎选择治疗策略。两宋时期陈无择进一步 将其归纳为五瘿六瘤,并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坚硬不可移者,名石瘿;皮色不变者,名 日肉瘦;筋脉露结者,名日筋瘦;赤脉交结者,名日血瘦;随忧愁消长,名日气瘦……瘤则 有六,骨瘤、脂瘤、气瘤、肉瘤、脓瘤、血瘤。”此后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又有不同程度 提高,对其病因病机、治疗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在治则上初起者宜行气活血;痰聚者宜行 化痰散结;色红坚硬者,宜补肾活血散坚;破溃者,以健脾为主,佐以化坚;筋瘤属肝, 治则为疏肝养血;肉瘤属脾,治则为健脾祛湿,化痰散结;血瘦属心,治则为益气养血,活 血祛瘀等。 病因病机】 软组织肉瘤的病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多由于起居不当、饮食不节及七情 伤等,外因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内因或外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 运行失常、脏脐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经脉闭阻,邪毒蓄积,气滞血瘀痰凝,形成痰核、肿 块。《内经·九针论》曰:“四时八风之邪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谓:“虚 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邪气居其间而不发为筋瘤……肠瘤……昔 瘤。”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尤其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五脏六腑功能失 调,气血阴阳失衡,经络气血运行失常密切相关。《丹溪心法》谓:“忧怒郁闭,蕴久积累, 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外科正宗》认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怒伤心, 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塞,聚结成核。” 本病初起多见气滞、痰凝、血瘀;正邪相搏,可郁而化热,或因热邪所致可呈现热毒蕴 结之象,甚则热邪伤阴出现津亏热结之征;邪客日久导致机体五脏六腑俱损、气血阴阳俱 虚,致使证候、舌、脉复杂多变。 软组织肉瘤的发生与痰有着密切关系,是其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张景岳曰:“无处不到而 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丹溪心法》云:“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这些特性与软组织肉瘤发无定处的特点比较吻合。 本病发病与脾、肺、心、肝、肾五脏俱相关。早期病位在脾与肺,晚期则肺、脾、心、 肾俱损。本病发病尤其与脾密切相关,《医学入门·卷五》认为:“郁结伤脾,肌肉消薄, 外邪搏而为肿曰肉瘤。”皆因脾主肌肉,脾主运化,既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生痰之源,脾 的功能失调,痰湿内生,则发为肿块;“脾旺不易受邪”。李东垣指出:“治脾胃即所以安五 脏”,“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宜随时注重健脾气的法则和方药的 选用。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阴阳虚实诊疗时要注意机体的整体状态与肿瘤局部的变化,结合舌象、脉象综 合考虑,实证多体质壮实,语声洪亮,胃纳好,肿瘤局部或红肿坚实,或漫肿而坚实,或局 部溃烂、恶臭,出血鲜红或暗红,舌质红,苔黄或白腻,脉多滑或滑数;虚证多形体羸瘦, 语声低微,纳差,肿块局部枯槁无色,或局部皮肤菲薄,或皮肤淡暗无光泽,或肿块局部溃 烂,脓液清稀,出血色淡,舌质淡,脉细弱无力或细数。 2.辨病程软组织肉瘤恶性程度各异,要明辨起病的缓急及病程的长短。起病急,肿 块生长迅速,恶性程度较高,疾病常进展迅速,尚为实证时处方用药可相对峻猛,务求速 效;起病缓,肿块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疾病常进展缓慢,用药不可贪功,过于攻伐反 伤正气。 【中医临床特色】 软组织肉瘤发病率相对较低,命名复杂,病理类型繁多,发病部位多变,恶性程度么 异,临床表现、证候、舌象、脉象复杂多变。结合其特点中医临证主张辨证与辨病结合,而 不是单纯见瘤治瘤。单味中药的药理研究报道甚多,不同功效的中药均有涉及。经不同的学 者实验研究证实陈皮、当归、五爪龙、姜黄、莪术、茯苓、人参、黄芪、金钱草、猫爪草 蛇床子、柴胡、赤芍、半枝莲、板蓝根、猪苓、苦参、蛇六谷、臧红花、斑鳖等诸多中药有 明显的抑制肉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药理作用。有研究证实中药生物碱(苦参碱、粉防 己碱、氧化苦参碱、盐酸小檗碱)可抑制小鼠肉瘤S18o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强 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还有研究证实中药多糖类(茯苓多糖、黄芪多糖)可诱导小鼠肉瘤 Siao细胞凋亡;中药复方研究更能体现中药处方用药的精髓。周岱翰等研究证实中药复方清 金得生片(西洋参,绞股蓝、麦冬、蟾酥、黄柏、山慈菇等)、加味小陷胸汤(黄连、姜半 夏、壁虎、三七、大黄、全瓜蒌、白花蛇舌草、人参、白术、薏苡仁等)、扶正抑瘤饮(黄 芪、白术、柴胡、三棱、莪术、三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仙鹤草、石上柏、甘草等)、 抵当汤(黄芪、半枝莲、水蛭等)等均能明显抑制小鼠肉瘤S18o细胞增殖;有人报道三棱猫 爪草汤(猫爪草30g,三棱20g,鳖甲20g,当归15g,龙骨20g)配合手术治疗一例巨大皮 肤纤维肉瘤,随访4年未见复发及转移。有人用四逆散合二陈汤治疗一例80高龄颈部网状 细胞肉瘤数月病灶消失。用莪竹三天汤(楠竹根50g,莪术8g,桃仁8g,重楼10g,枳实 10g,苏木10g,天葵子10g,当归尾6g,紫草6g,茜草6g,天冬15g,天花粉15g,血竭 3g)治疗多例软组织肉瘤患者,病灶明显缩小甚至消失。

电话:010-8272488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 邮编:100700

Copyrights © 1997-2016 CACM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5563号 技术支持:北京迅联互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