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北京海淀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肿瘤 > 详情

卵巢癌

发布时间:2022-04-22

第一节卵巢癌 卵巢瘤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肿瘤之一。在世界各地发翁 冬相差很大,北欧、北美最高,挪威为妇女人口的15/10万,美国为妇女人口的13/10万, 本高低仅为妇女人口的3/10万。近年来我国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其发病率次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而死亡率高,居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首。晚婚、不育者 患卵巢上皮癌的危险性相对增高;家族有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的妇女患卵巢癌的危险增高 常见的组织病理米型有卵巢上皮癌(包括: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恶性勃 勃纳瘤和移行细胞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包括: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成纤维细 胞瘤)、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包括胚胎癌、内胚窦瘤、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 由于卵巢丰富的淋巴和血供,使卵巢癌容易出现腹腔淋巴结和肝转移。总的5年生存率在 50%左右,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一大疾患。 【文献概述】 卵巢癌属于中医学的“癥痕”、“积聚”、“肠蕈”等范畴。古代医家对本病有较深人的 认识。现分述如下: 宋·赵信《圣济总录·积聚门》:“癥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症状不一,原其本大 略相同,但从其所得,或诊其症状,以立名尔。且癥者为隐见腹内,按之形症可验也,痕者 为痕聚,推之流移不定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十九·癥痕候》:“癥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 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逐渐生长,块段盘牢不移者,是症也,言其形状,可证验也。若积 引岁月,人即柴瘦,腹转大,遂致死。其症不转动者,必死。” 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云:“妇人脏腑调和,经脉循环,则月水以时而无病。若 乘外邪而合阴阳,则小腹胸胁腰背相引为痛,月事不调,阴中肿胀,小便淋漓,面色黄黑, 则生瘕矣。’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癥寝》谓:“昔有七癥八痕之说,终属强分名目,不若有 无形之辨为明的。二症病在肝脾,而胃与八脉亦有责。”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卷十四:“洁古老人有云,养正积自除。犹之满座皆君子,纵 小人,自无容地而出。今令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积聚》:“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 者,受病薄外,”气我浴,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 消残,则任受补。”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凝痕》谓:“治之之法,即从诸经,再究气血之偏胜,气 则补中以行气,气滞则开郁以宣通,血衰则养营以通络,血瘀则入络以攻痹,此治癞痕之 络……总之,治癥痕之要,用攻法,宜缓宜曲;用补法,忌涩忌呆。 清·程仲龄《医学心悟》云:“治积聚者,当按初、中、末三法焉。邪气初客,积聚未 坚,宜直消之,而后和之,若积聚日久,邪盛正虚,法从中治,伸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 更有虚人患积者,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然后用药攻其积,斯为善治,此先补后 攻之法也。初治,太无神功散主之;中治,和中丸主之;末治,理中汤主之。予尝以此三 法,互相为用,往往有功。”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云:“凡癥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使牢大,自难治 也。腹中有结积,便容饮食,转羸瘦。又说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应,痛如刺,昼夜啼呼, 不治之百日死。”明·虞专《医学正传》记载:“其与痕独见于脐下,是为下焦之疾,故常 导于妇人。大凡腹中有块,不问积聚癥痕,俱为恶候,均可视为寻常等疾而不求医早治,若 胀满已成,胸膜鼓急,虽仓扁复生,亦莫能救其万一。遘斯疾者,可不惧乎!” 【病因病机】 中医学历代古籍对“癥痕”、“积聚”、“肠蕈”等病证的论述,成为中医肿瘤学对卵巢 癌病因病机认识的理论基础。中医肿瘤学强调脏腑虚弱,冲任督带失调是卵巢癌发病的首要 因,复加六淫、七情、饮食劳逸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导致本病。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 ·妇人女子众病论证治法》日:“多因经脉失于将理,产蓐不善调护,内伤七情,外感六 ,阴阳劳逸,饮食生冷,遂致营卫不输,新陈干,随经败浊,淋露凝滞,为癞为痕。’ 景岳《景岳全书》指出:“癥痕之证,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 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 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所成癞矣。”其病因可有下面几方面: 一、禀赋不足,脏腑虚弱 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正气内虚,邪毒外侵,留而不去,阻滞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输 布,或脏腑虚弱,正气亏虚,气血津液运行和输布失常,均可导致瘀血、痰饮内生,积聚胞 生为本病。华佗《中藏经》指出:“积聚、癥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 遂乃生焉。”又如李中梓《医宗必读·积聚篇》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久之不除也。” 二、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痰湿内停,积聚胞中,发为本病。《诸病源 候论·癥瘕候》谓:“癥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 三、情志内伤,肝气不舒 患者平素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阻于胞中,癥痕内生。《灵枢·寿夭刚柔》 指出:“忧恐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李梴在《医学入门·积聚皆属于脾》提出:“郁结伤 脾,肌肉消薄,与外邪相搏,而成肉瘤。”认为内伤情志引起的积聚与脾关系密切。 四、冲任督带失调 冲任督带的生理功能与女子胞关系密切,冲任督带功能失调则可导致气血的功能失调, 导致气滞血瘀,积聚成块阻滞胞宫,或气血亏虚,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瘀血停滞胞中, 发为本病。《素问·骨空论》谓:“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痕聚。” 总之,卵巢癌的发生,在禀赋不足或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基础上,外邪内侵、七情饮食 内伤,脏腑经络功能进一步失调,气机紊乱,血行瘀滞,痰饮内停,有形之邪阻于冲任督 带,结聚胞宫而成。本病病位在胞宫,与肝脾肾三脏和冲任督带四脉关系密切。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定性卵巢癌患者早期多见痰湿蕴结,气滞血瘀之实象;中期湿热毒结,暗耗气血, 多表现虚实夹杂;晚期病久出现肝肾阴虚,气血亏虚之征。 2.辨癥积之疼痛腹中有癥结积块,或胀,或痛,或满,为卵巢癌最常见症状,临床 要注意辨别癥积痛性之寒热虚实。冷痛拘急多为寒;灼热肿痛多为热;沉着重痛多为湿;满 闷胀痛多为滞;刺痛不移多为瘀;绵绵隐痛多为虚。 【中医临床特色】 针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孙秉严认为卵巢癌为气滞血瘀,寒凝湿滞,日久毒结发生恶变所 致。治疗时主张破瘀滞、攻毒结,兼顾整体治疗卵巢癌。自配方药有化毒片(轻粉、雄黄、 玄明粉、山慈菇、蜂房)每日服5片;化郁丸(丁香、沉香、檀香、降香、乳香、没药) 每日1贴:化坚液(主要成分为核桃树枝)每日100ml,分3次口服。同时又注重处理好祛 邪与扶正的关系,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期患者扶正的侧重亦有所异。青壮年患者扶正以补肾为 主,以六味地黄汤为基本方;老年患者以补脾为主,以归脾汤为基本方。 用化疗以祛邪,用中药健脾理气以扶正,中西药配合,一方面增强抗癌效果,另一方面 又可减轻化疗的副反应。如夏亲华以扶正培本,化瘀解毒为治则。药用:生黄芪、薏苡仁、 仙鹤草、鸡血藤、白花蛇舌草各30g,白术、半枝莲各20g,猪苓、茯苓、丹参、党参、天 花粉、白芍各15g,玄参10g。同时配合腹腔化疗,化疗晚期卵巢癌27例,总有效率 85.2%,而对照组有效率65%。 姚红梅等针对卵巢癌术后、化疗后的临床表现,将其辨证为“虚劳证”,认为治当扶正 补虚,具体治法有健脾和胃,补养气血,滋补肝肾。中药选:党参、黄芪各30g,仙鹤草 20g,枸杞子、女贞子、谷芽、麦芽各15g,茯苓、白术各10g,厚朴9g,甘草3g。临床证明 可明显减轻各种化疗反应,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提高生存率,并可改善卵巢切除后性激素骤 失而出现的副作用。

电话:010-8272488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 邮编:100700

Copyrights © 1997-2016 CACM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5563号 技术支持:北京迅联互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