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北京海淀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新闻详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班

发布时间: 2008-04-16

  为了使新增研究生导师能够尽快的熟悉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提高新增硕士、博士生导师的业务指导水平,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4月1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新增硕士、博士生导师培训班,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所属各单位的2007年122名新增硕士、博士生导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黄宝印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名誉主席王永炎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黄启福教授莅临会议指导,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副院长梁菊生出席会议。培训班由梁菊生副院长主持。 
    王永炎院士就科学发展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了专题报告,并对新增研究生导师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塑造一流的品格、一流的学识、一流的思维、一流的胆略、一流的文采,争做优秀导师;二是注重学术思想的凝练,不轻言学术思想,注重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努力引导中医药学的研究方向;三是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全球一体化和鼓励学术批判、提倡自反性的两股世界潮流。王院士还建议研究生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建立导师年报制度、导师评价制度、导师激励制度,破除导师终身制,为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黄宝印处长针对我国学位与研究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就如何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做了专题报告,黄启福教授从院校教育方面就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国中医科学院曹洪欣院长强调,做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必须要认真学习,并熟悉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必须要认真研究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培养适合中医药发展需求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必须要肩负起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责任。并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了希望:第一,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做到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大医精诚,追求卓越,无私奉献,甘当人梯。第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研究生导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发挥导师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第三,希望研究生院,包括二级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一定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把握规律,全面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宋春生及各部门负责人分别就研究生培养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导师管理与学位授予等情况做了详尽的汇报。本次培训班提高新增研究生导师指导水平,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话:010-8272488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 邮编:100700

Copyrights © 1997-2016 CACM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5563号 技术支持:北京迅联互动科技有限公司